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豪豪是個性活潑好動的男孩,今年6歲,九月份成為小一新鮮人。學校老師反應豪豪在學校上課不太專心,也常忘記帶文具跟課本到校,甚至會去捉弄同學。老師在寫豪豪的聯絡簿時,多是較為負面的內容;第一次的期中考的成績也令媽媽非常意外。
在校注意力不集中已經嚴重影響豪豪的課業表現與同儕關係,老師也建議媽媽帶豪豪去復健科門診,評估是否真的有注意力不集中與過動的情形,因此來到診所的早療門診尋求協助。
在兒童早療門診中,很多家長都是因為擔心自己的孩子為「過動兒」來評估。醫學上,正式的診斷名稱為「注意力缺陷過動症」(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e Disorder,以下簡稱為ADHD)。ADHD是最常見的一種兒童精神疾病,一般兒童中約有7-8%的人罹患此病,比例上男孩比女孩來的較高。ADHD的病因尚無定論,推估可能的因素為:神經傳導物質異常、遺傳及腦傷等,造成大腦多部位神經功能失調,合併主要的病變部位於大腦額葉,造成腦部額葉皮質下迴路的功能異常。ADHD主要是造成孩童在行為與學習上的困擾,並非身體不適,但孩童也不自知,故必須靠父母師長發覺,並協助其就醫診斷、檢查評估。
這些由注意力不集中和過/衝動所造成的學習和社交障礙,會嚴重影響孩童的發展與人際關係,導致成績欠佳,並容易出現危險動作或意外,造成自己或別人受傷。不但在班上不受同學歡迎,父母老師在照顧及教育上也造成相當大的壓力。然而,大多數ADHD兒童的智能是正常的,甚至不乏資質聰穎者喔!
職能治療師針對注意力缺失及過動症兒童的各項表現,常利用三大模式協助:
在感覺統合治療中,會依照孩子感覺統合的發展為基礎來設計活動,幫助大腦統合、改善整合功能。把改善注意力缺失及過動症兒童認知行為的策略,應用於各項治療以及生活中,學習認識自己的優缺點,以建立正確行為。
教導行為管理技巧:根據孩子的問題行為採用適合的行為管理技巧。第一、鼓勵好行為產生,正向循環,避免為了阻止孩子出現不良行為而滿足孩子的要求。第二、運用暫時隔離法或溫和的處罰減少問題行為的發生機率,亦可採用集點及計分制度矯正孩子的行為。若有一套規劃好的技巧,可以的畫,請師長的教育態度要一致,定期評估行為技巧的成效並視情況調整。
對於ADHD行為表現相對明顯的孩童,臨床上會建議需要短暫藥物的介入幫忙,然而這是許多家長心中相當掙扎且不願面對的問題,甚至時有所聞聽到家長因此帶孩子去尋求中醫、民俗偏方等治療,期待有非藥物的方式能夠幫助孩子。
回顧過往文獻中發現ADHD跟飲食其實是有相關性的,現代人外食比率增加,加上飲食越趨精緻化,很多食物都可能成為孩童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的兇手。國內研究發現ADHD患童攝取較多含糖飲料、食品添加物、甜食、油炸食物,體內B群、鐵、EPA、DHA等必須營養素卻明顯缺乏,可能會加重相關症狀導致早期療育的效果不彰,因此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亦可以改善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狀。
目前並無具體研究顯示,教養方式、環境或心理等因素會導致 ADHD的產生,但這些因素和 ADHD 的症狀嚴重度、持續度、長期預後以及合併情緒行為問題有關,不當的管教會使問題雪上加霜。
ADHD 最明顯影響孩童的時期,恰巧是正在建立行為規範與學習的國小階段。患童因學業不佳,經常被責罵,非常容易形成自卑、低自信甚至自暴自棄的個性,甚至衍生出其他不良行為或意外,漸漸步上叛逆或犯罪的歧途。國小階段是ADHD的黃金治療期,家長一定要把握,才能改善與預防未來的學習障礙與行為偏差問題,進而避免犯罪的發生。
掌握早期治療的黃金時間、遵從醫師與治療師的建議、培養飲食均衡的生活習慣,才能幫助孩子穩健地學習成長。
專科大夫.嚴選一家人的健康
參考文獻:
1.Fish oil supplementation may improve attention, working memory and attention-deficit/hyperactivity disorder symptoms in adult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: a randomised crossover trial. Br J Nutr. 2022 Feb 11;1-11.
2.The diet factor in attention-deficit/hyperactivity disorder. Pediatrics. 2012 Feb;129(2):330-7.
3.Omega-3 fatty acid supplement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attention-deficit/hyperactivity disorder symptomatology: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-analysis. J Am Acad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. 2011 Oct;50(10):991-1000.
4.High-dose eicosapentaenoic acid (EPA) improves attention and vigilance in children and dolescents with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(ADHD) and low endogenous EPA levels. Transl Psychiatry.2019 Nov 20;9(1):303